淳祐元年(1241)理宗(1205-1264)至太学,作〈道统十三赞〉,后命马麟(约1180-1256后)绘成图像,借以彰显其道统与政统合一的政治理念。惟今仅存其中的五幅,合称「道统五像」。其中〈伏羲像〉署有马麟款,余四幅则无,但五像风格接近,且上方均有宋理宗亲笔题赞,明显同出一人所绘。本幅中禹的形象,姿貌伟岸,行笔雄健挺劲,致让帝王端严的意态,俨然跃乎楮素,诚为马麟巨幅立轴中的悉力伟构。(台北故宫官网)
暂无讨论,说说你的看法吧
淳祐元年(1241)理宗(1205-1264)至太学,作〈道统十三赞〉,后命马麟(约1180-1256后)绘成图像,借以彰显其道统与政统合一的政治理念。惟今仅存其中的五幅,合称「道统五像」。其中〈伏羲像〉署有马麟款,余四幅则无,但五像风格接近,且上方均有宋理宗亲笔题赞,明显同出一人所绘。本幅中禹的形象,姿貌伟岸,行笔雄健挺劲,致让帝王端严的意态,俨然跃乎楮素,诚为马麟巨幅立轴中的悉力伟构。(台北故宫官网)